第(2/3)页 这样的骚操作,让李靖这位大唐名将也甚是蛋疼,偏偏又无可奈何。 毕竟登州水师,强悍在于行动迅速,进退自如,但是缺点就是兵马不多,而且也难以在战舰火炮的掩护范围之外进行大规模的机动作战。 再加上现如今已致深冬,百济的几条主要河流也都已经陆续结冰,大唐登州水师也只能暂时收兵,水师主力退往登州。 而在耽罗州(耽罗岛)留下一只偏师警戒巡逻百济沿海。 ##### 「至于高句丽,先是有高句丽臣工因为高句丽国王高藏膝下有女无子,近支王族,皆没于战乱。 故尔,推荐那权臣渊盖苏文为国主,为渊盖苏文所拒……」 最终,高句丽的国主之位,落到了那高藏的外孙渊安舜身上。而这位本该姓渊的安舜,也顺理成章的更姓为高安舜。」 「臣以为,看似高句丽为保王族之血脉传续而不得已之举。 实则为渊氏为谋高句丽的谋逆之举……」 李世民默默地静听着李道宗与那马周之言,沉吟了良久之后,这才缓缓开口。 「二位爱卿,高句丽自立国以来,常与我中原相争,战乱不断,以致辽地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且高句丽依仗 地利与严寒,屡屡挑衅中原,其行之恶,犹胜高昌。」 听到了最后那句话,李道宗与马周都下意识地眼皮一跳。 大唐天子发表了一番康慨激昂的发言,高句丽每每在中原强盛的时候,可能会恭顺一两下。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就像是一只讨厌的吸血蚊子一般恶心。 李世民历数了那高句丽自打建国以来的各种罪状,以及高句丽对中原帝国的态度反复无常。 总而言之,高句丽哪怕是投降,也绝对不能留下这个国家。 而应该照比这辽东州一般,在那鸭绿水以东之地,设计都督府,大唐的都督府。 其实也就是军政一体化的治理方式,类似于后世所形容的军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