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持节刺史-《汉末窦氏子》
第(2/3)页
前次张邈贻误战机,放纵黄巾军,窦辅可还记得清清楚楚呢!不过他回到洛阳以后,天子刘宏虽然收到御史弹劾,却没有处置张邈。张邈在为自己辩解的上书中,还是坚持先前对窦辅说过的那些话语。他称东中郎将与陈留郡府没有上下级关系,因此没有义务将黄巾军渡河而去的消息报给窦辅。
窦辅原本有心再上表弹劾,胡腾与梁鹄多次劝说,再加上手中没有张邈通敌的确凿证据,于是只好作罢。
不过王芬此刻并没有什么谋划,还在为能外放一州而感到兴奋。他接到任命诏书后,只用了五天,就从洛阳赶到了邺城,贾琮这时甚至还没渡过大河。
对于贾琮交接之前定下的安抚政策,王芬并没有改变,并且让刺史府的小吏转告沮授和刘惠,仍然担任原先职务。随后,他赶到魏郡辖下的阴安县,亲自上门拜访了冀州名士审配。
“十年不见,正南先生还记得王芬么?”刚一见面,王芬就试图同审配攀交情。
十年前在洛阳,审配确实见过他,不过自从审配的举主太尉陈球受宦官迫害、惨死狱中以后,两人就各奔东西。得知王芬有意聘请他进入刺史府,审配却显得无动于衷。
王芬确实诚心邀请审配这位“故友”,再三请求,不料审配忽然问了他一句话:“东中郎将胡辅追击叛军,张孟卓按住叛军过河的消息不发,是谁的主意?”
张邈没有将黄巾军过河的消息,通报给东中郎将窦辅,王芬在洛阳听说过这件事。不过此时审配又问,却让他感到一头雾水。
“正南先生这是何意?隐瞒消息,乃是张孟卓个人所为,先生为何要问我?”
审配端详仔细,王芬确实不像是在说谎。他紧接着又说道:“袁绍逢纪接连出走,郑泰做了内奸,而张邈又莫名其妙放纵叛军,恐怕很难向天下人交待吧?
文祖,且回吧,审配一介庶民,当不起你王刺史的亲自登门。自从陈太尉蒙冤而去,我便无心出仕了。”
话已至此,王芬也不好再强求,以免在士林中落得个“苛待名士”的骂名,只好放弃征召审配的想法,返回了邺城的刺史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