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羊宫-《覆清1796》


    第(3/3)页

    而亻弗教传入之后,双方便会有冲突,古印度时期,当地的亻弗教影响力非常大,这就必然会与儒家产生冲突。

    此时,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一旦皇帝对亻弗教不满,灭亻弗之事仅仅是一道圣旨而已,三武一宗便是入此。

    亻弗教的多灾多难,最主要还是由亻弗教自身引起的。

    亻弗教传入中国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受到了推广,在亻弗教鼎盛时期,全国僧侣众多,寺庙众多,寺庙僧侣往往享有免税、田地、奴隶、女婢等特权,许多人都争相出家,使得大量社会财富向寺庙集中。

    唐武宗灭亻弗时便有说“十分天下财,而亻弗有八九”,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

    此外,僧侣不用从事劳作生产,不用服兵役,而且拥有大量奴仆,这在人口资源比较紧张的古代社会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跟军事影响是相当坏的,而且有时候僧侣不守戒律、强占田地、鱼肉百姓的行为,更是加重了社会矛盾,物极必反,亻弗教的发展鼎盛带来的种种弊端也就促成了统治者灭亻弗的决心。

    而道教却不会如此,说到道教,能想到的是什么呢?闲云野鹤、缥缈成仙,对于科学知识匮乏的古代来说,道教给人一种神秘、出世之感。

    所以,道教不会与其他思想产生冲突,也就不会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额外的想法了。

    道教追求的是静修内心,长生不老。

    像静修内心,盛世之时,道士一般都会找偏僻冷清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修炼之地,不扰民也不想被人打扰,自己劳作,自给自足,有着一种清高的风骨,从身体精神上遭受磨练,达到修炼的目的。

    而乱世的时候,道士就会出山,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国家安稳、百姓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点与和尚的盛世出山、乱世归隐山林截然相反。

    最后,道教一直在探索长生的可能,深受皇帝喜爱

    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有一个愿望,自己能够永世长存,不管是雄才大略的秦皇汉武,还是太平天子嘉靖皇帝,都曾追求长生之道。而道教恰恰为将长生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前进的方向完美地符合帝王们的需要,也就不会引起灭道了。

    要知道,皇帝为了自己爱妃,都可以千里送荔枝,若能有长生可能,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情,难以想象。

    而亻弗教就远远不如了,他们讲究因果论,这个说法对于普通民众还行,但本就站在了权力最高峰的皇帝对此不会感兴趣,他们唯一的兴趣就是自己能够永远统治这片江山。

    从这方面来看,亻弗教仅仅是帝王的工具,一旦不好用了,换一个就行了。

    此外,道教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它尊道重德、逍遥洒脱,讲究以柔克刚、天人合一,提倡忠仁孝义,这些都十分符合古代的统治理念,即便是放到现代社会,也依旧适应。

    相比于亻弗教,道教有着更加丰厚正能量的底蕴内涵,对国民的贡献更大,也许正因为如此,黎汉明才更喜欢道教一些。

    正当黎汉明看着青羊宫的牌匾神游天外时,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带着几个道童匆匆走了出来。

    老者来到山门外,四下看了看,见到背着双手看着牌匾的黎汉明后,连忙上前抱拳见礼道:“无量观,贫道王阳奇见过大帅!”

    “道祖慈悲,有礼!”黎汉明见状也跟着回了一礼。

    道家的礼仪不难学,迎接礼须行拱手礼或作揖礼。

    拱手礼即抱拳拱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

    至于无量观,则有与人祝福无限之意。

    “大帅莅临,蔽观蓬荜生辉,大帅里面请。”

    “道长可,请!”

    .........

    而就在黎汉明进入青羊宫时,远在陕西的顾德全等人也到达了西安,准备开始了会盟事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