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七章 激战严冬-《怒海覆清1852》
第(3/3)页
因为这种贸然的吞并行为,无疑是在将自己的手下推向敌人的阵营,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棘手。
希瓦和布哈拉确实随时都有可能投到沙俄人的怀抱,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或许正如左季高所暗示的那般,将那里用战火燃烧一遍,重新洗牌,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
林文察的心中不知为何突然燃起了浓浓的战意,他霍然起身,拱手向左季高作了一个揖,诚挚地说道:“多谢左帅指点。”
左季高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说道:“我很快就要走了,元首是信任你的,我估计你还要在西北呆上几年,这是你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记住,到了咱们这个位置,建功立业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更是为了信念和理想。倘若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一个人的才华终究会有枯竭之日;若是为了信念与理想,那么他的聪明才智就将源源不断,永不干涸。”
左季高能够与林文察推心置腹地说出这些肺腑之言,着实让林文察感动不已。他深知,若非左季高真心相待,又怎会如此苦口婆心地诉说这许多真正的道理呢?
与此同时,西海城外已然是尸山血海,战况惨烈至极。到现在为止,沙俄人依然未能攻克城西的码头。也正因如此,西海城对外联络的通道依旧保持畅通。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夷播海很快也将封冻。趁着还能够通航的宝贵时机,华族动用拖船,费尽周折地拖拽了一个圆形的炮艇过来。这种炮艇,从外形上看就像是一个个大水盆子,显得颇为奇特。
然而,其威力却不容小觑,每一个水盆上都安装了一门300毫米重炮。当沙俄人调集自己的野战重炮,妄图对码头上的炮艇发动突然袭击时,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反而遭受了灭顶之灾。
这十几门重炮,犹如码头区的定海神针,牢牢地守护着西海城的海上通道。沙俄人由于没有铁路联通西海城,在运输重炮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最多也就能运来两百毫米以下的重炮,再重的炮就无法通过牲畜运输。因此,西海城得以随时接受来自后方的支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拥有了一份坚实的保障。
时间悄然来到十二月份,此时已然到了华族最冷的时候,夷播海终于封冻了。码头的炮艇也随之成为了固定的炮台,船只已经无法在夷播海上行驶。
后勤部门不得不换上雪橇车来运输物资,然而,雪橇车的运输量有限,只能少量地运输物资。好在西海城内早有准备,已经囤积了足够的物资,这才让城中的军民不至于陷入物资匮乏的绝境。.